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中国红引领生态绿”志愿团队自2020年成立以来本着“踏实地、行公益、传爱心”的精神,踏遍大半个山东,不断创新,致力于挖掘红色组织振兴,从历史的深度、文化的厚度、传承的力度上丰富乡村文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团队的共识和行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的新发展需要新宣传,为此,我们应坚定“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紫色返巢、金色传承、蓝色进步”理念,将旅游开发、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践队员将探究如何利用自己所学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帮助各个地区走出一条“五色”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努力将“五色”映衬下的乡村旅游打造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一张生动、感人、催人奋进的“金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新发展,从支教助人、资助育人、产业研发、人才引流、资源调配等方面从事公益事业。
目前,在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与帮助下,团队已颇具影响力,多次受到山东省教育厅发文表扬,多次获得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荣誉称号。4年来,“中国红引领生态绿”的足迹踏遍济南、潍坊、青岛、泰安、德州等27个乡村地,采访当地村民65余人,走访37个红色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倾听71个红色故事;参观蔬菜大棚21个、水果大棚14个,种植园区、植物园区18个,收集26份绿色资源;参观民宿27个,参观特色景点87余个,制作研学路线30份,撰写实践报告97篇,个人感悟收获154篇,制作视频25份;参与手工制作23次,参观中共遗址9处,走访红色遗迹33处;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9处,进行13次宣讲,开展讲座13次。媒体报道192次。此外,协助山东管理学院与各地达成长期公益合作项目,通过学校与当地合作项目以及团队公益服务活动,帮助乡村、社区和景区建设。
随着团队的发展壮大,今年我们第四期团队成员共44人,共跨4个专业,主打提供全方位知识服务。“中国红引领生态绿”实践团队,利用专业知识,来发掘实践地的红色党建、绿色生态、蓝色产业、紫色人才、金色文化,探寻红绿融合、五色深挖发展新模式。除线下实地走访外,实践团队借助互联网背景下的“大数据时代”的便利,以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通过线上直播和发布短视频等方式,让更多的人聆听泰山护林故事,了解泰山护林精神;走进常春藤、联邦•原香溪谷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关注儿童心理、讲解防诈骗知识,与社区保持长时间合作关系,营造美好社区;奔赴山东省德州市辛店镇开展实践活动,深入挖掘辛店镇的乡村发展变迁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以及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也让更多的人认识辛店镇;走进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共产党宣言》博物馆和中共刘集支部旧址,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宣传香蕉种植和养鱼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发展,让人们感受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和无限潜力;深入学习和传承胡林谷红色文化,感受老县政府遗址的历史厚重,领略绿色胡林古村的喀斯特地貌之美,了解并欣赏黄色的玲珑石非遗艺术;感受夏蔚镇的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夏蔚镇,助力其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同时鼓励村民们坚持“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实施红绿融合、深挖五色新途径,促进实现乡村振兴。

(图1 常春藤“家训家风”巡讲活动)

(图2 泰山护林防火活动)
为了深刻了解护林文化以及社区生活,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中国红引领生态绿”志愿团队深入实地,爬上泰山,体验护林员的生活;走进社区,聆听老一辈的故事,进行防范诈骗事件宣传及儿童心理问题防范。
一、防诈骗宣讲活动
1、防诈骗事件宣讲及如何预防儿童心理问题宣讲,将事件概括性内容,事件发生流程以及预防措施和典型案例进行详细解说讲解。

(图3 防诈骗事件宣讲)

(图4 如何预防儿童心理问题宣讲)
2、实地体验。学习工作人员经验,学习防火工具使用方法,深入了解泰山护林文化,走进实地,深入体验工作人员的一天生活,将文化带出,尽绵薄之力助力防火护林事业发展。

(图5 防火工具体验)

(图6 询问工作人员工作经验)
二、“一对多或一对一”深入了解活动
1、“一对多”单独采访活动,主旨深入了解老人社区生活提供相应帮助,辅导儿童作业或者兴趣培养,了解儿童心理主要起预防作用及宣传作用。

(图7 “一对多”老人社区生活采访)

(图8 “一对一”辅导儿童作业)

(图8 “一对一”诈骗活动宣传)
山东管理学院反诈志愿宣讲走进常春藤南社区,本次活动还将“反诈”融入“好家风”,以好家风促好社风,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精准识别诈骗防骗。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社区居民的防骗意识亟待提高。同时,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居民的科学素养也是社区工作的重要一环。山东管理学院“中国红引领生态绿”社会实践团队在常春藤社区内开展一场集科普知识与防诈骗于一体的活动,旨在提高居民的科学素养和防骗能力。制作防诈骗宣传展板,展示常见的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播放防诈骗宣传片,让居民了解诈骗的危害和识别方法。发放科普知识手册和防诈骗宣传资料,供居民回家后继续学习和参考。开展宣讲,在现场设置有奖问答环节,通过提问科普知识和防诈骗问题,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宣传防诈骗知识,增强居民防诈骗意识,减少居民损失,增强社区凝聚力。活动中,山东管理学院志愿者结合真实电信诈骗案例,通过影像资料的形式,详细为居民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套路,向大家揭露了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刷单返利类、虚假购物、高考志愿填报、网恋诈骗等高发案件的诈骗伎俩,提醒广大居民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做到个人信息不透露、陌生链接不点击、转账汇款多核实。
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收集居民反馈意见,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类似活动。同时,将活动成果和经验分享给其他社区,促进社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活动开始前三下乡小组搜集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各类材料,分析心理健康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深入学习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了解到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宣讲活动中,三下乡小组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游戏,向孩子们传递了如何正确面对压力、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与家人沟通相处、如何应对可能的霸凌问题等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经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三下乡小组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很多孩子和家长对于心理问题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缺乏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因此,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总的来说,这次三下乡社区儿童心理健康宣讲活动使得三下乡小组成员们收获颇丰,在本次社会活动当中,他们更加坚定了为社区儿童心理健康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农村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三、深入巴山林场,为护林人送温暖
巴山林场,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护林人的辛勤付出。黄国强书记首先为队员们介绍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包括巴山林场的发展结构和发展历史,护林员一代代的传承与坚守,以及工作人员平时的主要工作内容等。黄书记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自豪。队员们听到了他们与山林为伴、与风雨共舞的故事,感受到了那份平凡中的伟大。工作人员紧接着向实践团队展示了当地护林防火所需要的消防工具和物资。
消防员们主要向队员们介绍了风力灭火机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他们解释说,在森林火灾中,风力灭火机通过产生强大的气流,迅速降低火势,同时吹散火源周围的可燃物,为后续的灭火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并为队员们展示风力灭火机的具体使用方法。
演示结束后,消防员们邀请队员们亲自体验。队员们怀着既好奇又紧张的心情,轮流上前操作风力灭火机。初次接触这样的设备,大家都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但在消防员的耐心指导下,队员们逐渐掌握了操作要领。队员们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到了风力灭火机的强大力量,同时体会到了消防员工作的艰辛与危险。
团队成立4年来,积极参与大学生三下乡“中国红引领生态绿”实践活动,共赴济南、青岛、潍坊、淄博等13个地市22个地区,广泛深入乡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入户调查、采访、制作海报、线下宣讲、线上直播等多种形式对乡村红色组织振兴、绿色生态建设、紫色人才引进、金色文化传承、蓝色产业发展等进行实地调研,积极探索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思政育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双向赋能、一体推进实践期间,累计发表宣传文章370余篇,通过拍摄摄影作品、发表短视频作品、直播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累计收获媒体曝光量150余万,累计完成线下宣讲活动12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方案16套,提出建设性意见及建议10余条,为推动乡村“五色”融合发展,搞活农村经济,促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受到地方政府及群众的一致好评和地方媒体的多次报道。

(图9 部分实践合照)


(图9 实践证明)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不仅探索到五色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感受当地的红色文化,更是深刻了解到乡村振兴的实际意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将书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在这次调研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都努力克服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次实践使我们受益匪浅,它让我们更珍惜自己的生活,更关注并且尊重基层群众。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互动,我们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理解能力,学习到了一些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也让我更加意识到要多了解和关注我们国家的基层社区的真实状况,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七月的骄阳带来我们的汗水,燃烧我们的激情。生活没有想象中的艰苦,但也不轻松。只是每天简单重复的一日三餐,调研,写报告,我们团队在一起有说有笑,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写文章一起聊天一起去解决困难,友谊在无声无息中培养出来了。在传递爱心的日子里,我们得到了一生中难于得到的东西——团队精神、工作经验、坚强意志、真挚友情……我们没有虚度,我们一直在用心做事、用心服务,我不无感叹:原来时间可以这样度过,生活可以这样经营,爱心可以这样传递。
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中国红引领生态绿”一直致力于“踏实地、行公益、传爱心”工作,努力将公益传递至16地市,将爱心撒满15.81万平方公里,吸引更多学子投身志愿服务、加入爱心传递中来,共同营造和谐、美丽、文明、美好的校园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