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工商学院同心战“疫”,“课程思政”共话使命与担当

【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3-23| 】

为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提升创优,推动“课程思政”落地见效,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工商学院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围绕疫情、舆情、心情三大“战场”,赋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重任。

各教研室召开视频会议,对“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讨设计,围绕专业学科特点,形成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主题和育人主线,重点结合学科特点,把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典型案例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彰显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

物流管理教研室将抗“疫”物流中的典型经验变成专业教学的“活教材”。《物流工程》课程授课前播放了山东管理学院校歌,学生间接感受到“开启新学期”的仪式感、“模拟在学校教师上课”的熟悉感。课程从疫情期间物流企业承担的社会角色出发培养学生担当有为的精神;《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从疫情期间我国应急物流系统运行视角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发现物流行业的创新举措;《现代物流学》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大一学生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任课教师从物流企业负重逆行、寻找最美物流人等角度引领学生对本行业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思考。同学们纷纷表示:“在祖国当下面临困难的时候,作为物流人要肩负己则,挑起重担,有所担当,要更加勇敢、团结、学习、克己、奉献。”

工商管理教研室用在线课程架起“空中桥梁”。《管理学》课堂上,任课教师介绍了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有效管理方式,让同学们在学会《管理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国家是越挫越勇的担当大国,我们的共产党是厚植民本情怀的政党,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治理效能的制度;《连锁企业门店设计与开发》课程则将连锁企业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讨论,同学们纷纷就连锁企业如何协助政府全力保障市场供应献计献策。

市场营销教研室将教学理论与当前企业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现实做法相结合。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任课教师以讲解企业捐款捐物的实际案例来阐述社会市场营销概念,师生讨论疫情对在华跨国企业的影响,学生不但深刻体会了企业家和营销人员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对国际市场营销环境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广告学》课程以消费者抢购“三精双黄连”为背景,结合“三精双黄连”的广告和新闻报道,在教授广告学原理时不忘提醒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信息、避免负面情绪。

旅游管理教研室在有趣生动的教学内容中将课程思政植入人心。《旅游景观鉴赏》课程讲解三座堪称“革命摇篮”的名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革命圣地井冈山,不仅使同学们领略了井冈山的自然环境,更重温了革命历史,从革命遗址中重温了革命先烈斗争过的红土地;《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结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同学们进行防疫营养膳食指导,并发起“疫情时的美食创意”活动。结合营养与食品卫生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学会敬畏自然,拒食野味;《中国客源国概况》课程任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体制与其他体制的对比。同学们在讨论区踊跃发言:“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以发挥的力量之源。”“强大的动员能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极富凝聚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下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通过互动讨论,同学们对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和他国的政治体制特点都有了深刻的理解。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课”。工商学院全体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将书本上的内容与当下疫情时事相结合,做有温度的思政教育,让家国情怀深深地扎根于师生心中。